近日,Nykode Therapeutics(Nykode)宣布了其治療性癌癥疫苗VB10.16聯(lián)合PD-L1抑制劑atezolizumab,在治療人乳頭瘤病毒16型(HPV16)陽性晚期宮頸癌患者的2期臨床試驗中獲得積極結果。中期結果顯示,中位隨訪時間為6個月時,在39名患者中,客觀緩解率(ORR)為21%(包括2名完全緩解和6名部分緩解的患者),疾病控制率(DCR)達到了64%。該試驗招募了接受過多次前期治療的患者群體,其中超過三分之二的患者已經(jīng)接受了至少兩種全身治療。
宮頸癌是全球女性癌癥死亡的第四大原因,常在35至44歲之間被診斷出來。全世界每年約有60萬名女性被診斷出患有宮頸癌。幾乎所有病例都是由人乳頭瘤病毒(HPV)感染引起的,其中HPV16感染占所有宮頸癌病例的一半以上。宮頸癌在早期發(fā)現(xiàn)并得到有效管理時通常可以治愈,但在疾病晚期或癌癥擴散時,治療選擇有限。
VB10.16是一款表達HPV16抗原的DNA質粒疫苗,利用Nykode Therapeutics專有的模塊化Vaccibody技術平臺,通過將抗原靶向遞送到抗原呈遞細胞中(APC),誘導快速、強大和持久的特異性免疫反應。
▲Nykode公司的DNA質粒疫苗平臺(圖片來源:Nykode公司官網(wǎng))
值得一提的是,在PD-L1陽性(ORR為27%,DCR為77%)和PD-L1陰性患者(ORR為17%,DCR為58%)中均觀察到了抗腫瘤活性。此外,在非炎性癌癥(包括多種T細胞難于浸潤的腫瘤)患者中觀察到了71%的DCR。這些發(fā)現(xiàn)共同表明,與檢查點抑制劑單一療法相比,聯(lián)合治療的抗腫瘤反應模式有所不同。
外周T細胞反應的免疫學分析表明,大多數(shù)受試者接種疫苗后HPV16特異性IFNγ T細胞免疫反應增加,并與臨床獲益具有相關性。循環(huán)HPV16 DNA的清除與臨床緩解和無進展生存期顯著相關,這表明循環(huán)腫瘤DNA(ctDNA)可能是宮頸癌治療的早期生物標志物。VB10.16可能是針對HPV16陽性宮頸癌的潛在“first-in-class”治療性疫苗。
“盡管檢查點抑制劑已在一些患者中顯示出臨床療效,但晚期宮頸癌領域的治療進展有限,未滿足的需求仍然很高。我們很高興看到在接受過多種治療的HPV16陽性宮頸癌患者中獲得的疾病控制率和持久療效。在非炎性癌癥和PD-L1陰性人群中觀察到的抗腫瘤活性可能會開辟一個新的患者亞群。這些發(fā)現(xiàn)表明,與現(xiàn)有的標準治療相比,VB10.16可能會帶來有意義的額外臨床益處?!盢ykode Therapeutics醫(yī)療官Siri Torhaug博士說。
聲明: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,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,或侵犯您的版權,請聯(lián)系我們,我們將在及時修改或刪除內(nèi)容,聯(lián)系郵箱:marketing@360worldcare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