復旦大學等合作發(fā)文:發(fā)現(xiàn)胃癌晚期患者潛在治療新策略
5月20日,復旦大學與非編碼RNA基礎與臨床轉化安徽省重點實驗室以及皖南醫(yī)學院第一附屬醫(yī)院(弋磯山醫(yī)院)合作在期刊《Nature Communications》上發(fā)表了題為“Targeting SOX13 inhibits assembly of respiratory chain supercomplexes to overcome ferroptosis resistance in gastric cancer”的研究論文,在本工作中,基于之前在腫瘤代謝方面的研究,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潛在的導致鐵死亡、化療和免疫治療耐藥的代謝機制。研究人員證明靶向SOX13/SCAF1可抑制呼吸鏈超復合物(SCs)的裝配,從而克服鐵死亡介導的胃癌抗癌治療耐藥。
研究背景
胃癌(GC)在全球范圍內是第五大常見癌癥,也是第四大導致癌癥相關死亡的病因。盡管在胃癌管理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,但晚期胃癌患者的預后仍然不佳。基于順鉑的化療仍然是晚期或輔助性胃癌的優(yōu)選療法,但對化療耐藥的認識仍然是影響臨床療效的一個障礙。癌癥免疫療法,包括免疫檢查點抑制劑,在多種癌癥中顯示出有效的治療效果。然而,由于耐藥性,只有一小部分(約15%)胃癌患者對免疫療法有反應。因此,應該進行更多的研究以闡明化療和免疫耐藥的機制。
鐵死亡被認為是一種普遍存在的非凋亡細胞死亡途徑,由于異常代謝導致過度脂質過氧化。鐵死亡與多種抗癌療法的療效有關,包括放療、化療、靶向療法和免疫療法。埃拉斯汀是一種強效的系統(tǒng)Xc-抑制劑,RSL3是典型的GPX4抑制劑。它們作用于不同的內源性鐵死亡抑制系統(tǒng),因此選擇它們進行后續(xù)實驗。代謝重編程是癌癥的標志性特征之一,可能是克服藥物抵抗的潛在治療策略。
研究進展
為了確定SOX13在鐵死亡抵抗表型中的作用,研究人員敲低了SOX13的表達,然后檢測細胞活力,脂質過氧化和丙二醛濃度。通過共轉導抗性SOX13 cDNA (SOX13resis)可逆轉SOX13敲低誘導的致敏效應。研究人員在786-O(人腎透明細胞癌)細胞系中驗證了SOX13高表達與鐵死亡抵抗之間的關系,該細胞系顯示出對鐵死亡誘導劑的高度敏感性。SOX13過表達的786-O細胞對鐵死亡誘導性藥物(包括埃拉斯汀和RSL3)的敏感性較低。大量研究表明鐵死亡與順鉑的敏感性相關。研究人員還發(fā)現(xiàn),與親本細胞相比,rsl3耐藥(RSL3resis) SNU-484細胞和埃拉斯汀耐藥(erasinresis) SNU-668細胞對順鉑具有耐藥性。敲低SOX13增加了RSL3resis SNU-484和erasinresis SNU-668細胞對順鉑的敏感性,這種敏感性被SOX13的抗性cDNA (SOX13resis)或鐵死亡抑制劑Fer-1的共轉導所逆轉。為了便于將埃拉斯汀或RSL3耐藥轉化到臨床,研究人員按照之前報道的程序建立了順鉑耐藥(DDPresis) SNU-668細胞系,用于進一步的實驗。大量研究表明,鐵死亡參與了常用化療藥物5-FU和奧沙利鉑的耐藥。研究人員發(fā)現(xiàn)SOX13過表達降低了SNU-668細胞對5-FU和奧沙利鉑的敏感性。
SOX13在抵抗鐵死亡的胃癌中的依賴性
研究結論
綜上所述,本研究報告了驅動FINs耐藥的藥理學靶向機制。SOX13直接靶向SCAF1并可能通過誘導NADPH的產生來抑制鐵死亡,這是一種潛在的增加晚期胃癌患者化療敏感性的治療策略。
聲明: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,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,或侵犯您的版權,請聯(lián)系我們,我們將在及時修改或刪除內容,聯(lián)系郵箱:marketing@360worldcare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