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京醫(yī)科大學傅贊團隊:治療和預測結直腸癌患者預后新策略
9月13日,南京醫(yī)科大學傅贊研究團隊在期刊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&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》上發(fā)表了研究論文,題為“Recruitment of USP10 by GCS1 to deubiquitinate GRP78 promotes the progress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via alleviating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”,本研究中,實驗結果表明,GCS1在CRC中大量表達,表達越高,預后越差。因此,GCS1在體內外均可增強CRC細胞的增殖和轉移能力,同時抑制其凋亡。機制上,GCS1與GRP78結合,招募USP10使GRP78去泛素化,促進其降解,減少內質網應激介導的凋亡,增加CRC細胞的增殖和轉移。綜上所述,GCS1通過usp10介導的GRP78去泛素化來促進結直腸癌的生長和遷移,并減少內質網應激介導的細胞凋亡。本研究發(fā)現(xiàn)了CRC的一個可能的治療靶點。
背景知識
結直腸癌(CRC)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,在所有癌癥中發(fā)病率排名第三,死亡率排名第二,嚴重威脅全球健康。盡管有內鏡治療、手術治療、化療、免疫治療和分子靶向治療等多種治療方法,但結直腸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然很低。因此,提高對結直腸癌病理分子機制的認識,探索與結直腸癌進展和預后相關的新的關鍵靶點,對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的現(xiàn)實意義。
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,未折疊蛋白反應(UPR)與結直腸癌的發(fā)生發(fā)展密切相關。內質網(ER)是參與UPR的主要細胞器,對蛋白質的合成、成熟和運輸至關重要。當內質網穩(wěn)態(tài)被破壞,導致未折疊或錯誤折疊蛋白的過度積累時,內質網應激發(fā)生,激活UPR。通常,GRP78與三個關鍵傳感器(PERK、IRE1和ATF6)綁定,使它們處于非活動狀態(tài)。在細胞應激條件下,GRP78與這些感受器分離,與未折疊蛋白結合,并激活下游信號通路以恢復細胞穩(wěn)態(tài)。在嚴重且不可修復的內質網應激條件下,通過PERK/eIF2α/ATF4/CHOP通路誘導細胞凋亡。
本課題組通過初步的多組學分析,結合公共數(shù)據(jù)庫的臨床信息和本中心的臨床病理數(shù)據(jù),鑒定出葡萄糖苷酶I (GCS1)是一種具有預后價值的新蛋白。GCS1,也被稱為MOGS,是一種內質網錨定的葡萄糖苷酶,主要參與糖蛋白加工。既往研究表明其在周圍神經損傷后表達上調,并已確定在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腦毛細血管中GCS1表達升高。另一項研究證實,GCS1作為p32的結合蛋白減輕內質網應激。然而,GCS1是否參與CRC中內質網應激的調控及其具體機制尚不清楚,需要進一步研究。
GCS1在體外CRC的惡性發(fā)展過程中發(fā)揮重要作用
為了進一步了解GCS1在結直腸癌中的生物學作用,研究人員在正常腸道上皮細胞系NCM460和多種結直腸癌腫瘤細胞系中測量了GCS1的RNA和蛋白質表達水平。然后,選擇DLD-1、RKO和HCT116細胞進行進一步的細胞功能實驗。首先,將GCS1短發(fā)夾RNA(shRNA)轉染入DLD-1和RKO細胞,并將過表達質粒轉染入HCT116細胞。轉染后,通過測量RNA和蛋白質表達確認,與對照組相比,GCS1表達顯著改變。
然后,研究人員通過克隆形成實驗評估GCS1的細胞增殖能力。當敲低GCS1時,DLD-1和RKO細胞的增殖能力顯著降低,而當過表達GCS1時,HCT 116細胞的增殖能力顯著增加。與對照組細胞相比,GCS1敲低的DLD-1和RKO細胞中EdU陽性細胞的數(shù)量較低,而GCS1過表達的HCT 116細胞中EdU陽性細胞的數(shù)量遠大于對照組。此外,CCK-8實驗證實GCS1促進細胞增殖。隨后,研究人員通過遷移和傷口愈合實驗驗證了GCS1在侵襲和遷移方面的生物學作用,考慮到上述根據(jù)GCS1表達差異對侵襲能力進行的明顯區(qū)分。這些發(fā)現(xiàn)表明,GCS1-過表達組的遷移和侵襲能力顯著增加,而GCS1敲低組的遷移和侵襲能力顯著降低。這些結果表明,GCS1在體外促進CRC細胞的增殖和轉移。
GCS1在體外會加速結直腸癌的惡性進展
GCS1可減輕內質網應激并促進體內惡性進展
接下來,為了進一步探究GCS1在結直腸癌中的作用機制,研究人員對HCT 116細胞進行了GCS1過表達組和對照組的RNA測序,隨后進行了KEGG富集分析,結果顯示GCS1主要參與蛋白質在內質網的加工、泛素介導的蛋白降解以及凋亡途徑。之前的研究也表明GCS1可以減少內質網應激。因此,研究人員推測GCS1可能通過控制內質網應激誘導的細胞凋亡來調控結直腸癌。
隨后,流式細胞術(FCM)表明,過表達GCS1的HCT 116細胞的凋亡率顯著降低,而GCS1敲低的DLD-1和RKO細胞的凋亡率增加。隨后研究人員采用蛋白質免疫印跡分析來確認GCS1與ER應激之間的調節(jié)機制以及GCS1在翻譯水平上對ER應激介導的細胞凋亡的影響。研究人員進一步研究了GCS1在ER應激中的功能。研究結果顯示,在TM處理后,GCS1過表達降低了CHOP和cl-Caspase 3的水平,而GCS1敲低則增加了這些蛋白的水平。最后,研究人員使用皮下異種移植模型來研究GCS1對CRC的致癌作用。GCS1敲除顯著抑制了異種移植腫瘤的生長,而GCS1過表達則促進了其生長。另外,研究人員還測量了腫瘤的體積和重量。總之,這些結果表明GCS1在體內具有促進腫瘤形成的作用。綜上所述,這些發(fā)現(xiàn)表明GCS1過表達通過減少ER壓力誘導的細胞凋亡,促進CRC的發(fā)生,并促進CRC在體內的進展。
研究小結
基于目前的研究,GCS1高表達與結直腸癌患者不良預后相關。此外,GCS1促進CRC細胞增殖和轉移,同時減輕內質網應激介導的凋亡。機制上,GCS1招募USP10剪切GRP78的k48連接的多聚泛素鏈,增加GRP78的穩(wěn)定性,減少內質網應激時凋亡蛋白CHOP的產生,最終促進CRC的惡性進展。本研究結果支持以下觀點:靶向GCS1可能是CRC的一種成功治療方法。
聲明: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,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,或侵犯您的版權,請聯(lián)系我們,我們將在及時修改或刪除內容,聯(lián)系郵箱:marketing@360worldcare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