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管癌治療新突破:高樹庚團隊單細胞測序揭示免疫治療反應關鍵特征
2024年10月22日,中國醫(yī)學科學院腫瘤醫(yī)院高樹庚團隊在期刊《Nature Communications》上發(fā)表了題為“Single-cell sequencing reveals immune features of treatment response to neoadjuvant immunochemotherapy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”的研究論文。研究結果強調了CXCL13作為輔助治療提高免疫治療療效的潛力,確定了LRRC15 CAFs和SPP1巨噬細胞的富集是免疫治療耐藥的關鍵標志物。這些發(fā)現為未來研究改善ESCC免疫治療反應的較佳策略,提供了理論依據。
關于食管癌
食管癌(EC)是全球第七大常見的惡性腫瘤,也是癌癥死亡的第六大原因。食管鱗狀細胞癌(ESCC)幾乎占EC病例的90%,本質上是高度惡性的,在東亞尤其普遍。由于其癥狀不明顯,大多數ESCC患者在晚期被診斷出來,導致5年總生存率低于20%。對于可切除的局部晚期ESCC患者,新輔助放化療(nCRT)后進行食管切除術是目前的標準護理治療,與單獨手術相比,生存率更高。
新輔助免疫治療,尤其是免疫檢查點阻斷(ICB),顯示出卓越的臨床益處,并改變了各種實體瘤的治療模式。對于晚期轉移性ESCC,免疫化療已被美國食品和藥品監(jiān)督管理局批準為一線治療。新輔助免疫化療(nICT)已顯示出對可手術的局部晚期ESCC的有希望的益處,在不增加手術并發(fā)癥發(fā)生率的情況下,實現高達50%的pCR率。
這項研究將scRNA-seq與scTCR-seq配對,以研究18名接受nICT治療的ESCC患者的細胞生物學和動力學。研究結果表明,CD8 Tex-CXCL13在應答者的治療前腫瘤中顯著富集,并且在相應的治療后樣本中,顯示出更明顯的祖細胞耗竭表型。這項研究闡明了對nICT治療的不同反應的免疫特征,這對增強ESCC中的抗PD-1療效具有潛在意義。
SPP1巨噬細胞和高表達SPP1的腫瘤細胞,是治療后ESCC免疫治療耐藥的標志物
與接受nICT治療的ESCC反應者相比,團隊觀察到Macro-SPP1、Macro-EREG和Macro-STMN1在治療后無反應者中顯著富集。scCODA分析還顯示,Macro-SPP1、Macro-EREG和Macro-STMN1的浸潤水平相對較高。而亞群Macro-SLC40A1則顯示出相反的分布。這些證據證明,SPP1巨噬細胞可以促進腫瘤進展,介導TME重塑并限制對PD-L1阻斷的反應。一致地,Macro-SPP1上調的DEGs顯示與TME重塑相關的信號通路顯著富集,包括細胞因子/趨化因子介導的信號通路和白細胞遷移。細胞間相互作用分析,揭示了Macro-SPP1與治療后反應者和非反應者中的各種T細胞簇之間,存在不同的通信網。
在nICT治療期間,反應者中Macro-SPP1的浸潤水平顯著下降;而與治療后無反應者相比,Macro-SPP1的浸潤水平顯著降低。在治療后的ESCC中,發(fā)現Macro-SPP1和CD4 Treg-TNFRSF4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,但在治療前樣本中則沒有,這表明兩個簇之間的相互作用,可能是由免疫化療誘導的。這些發(fā)現揭示了Macro-SPP1是ESCC中免疫治療耐藥性的關鍵標志物,這可能通過細胞間相互作用激活Tregs并抑制CTL。
凋亡信號通路的調節(jié)和對氧化/化學應激的反應顯著富集,表明對細胞毒性T細胞和鉑類化療藥物誘導的細胞凋亡耐藥。與反應者相比,團隊還發(fā)現SPP1在治療后無反應者的殘留腫瘤細胞中高表達。預計無反應者的殘留ESCC腫瘤細胞,與CD8 Tn、CD8 Tex和CD8 Tem細胞的相互作用潛力增強。在TCGA-ESCA隊列中,SPP1的高表達水平,成為重要的預后危險因素。在ESCC-nICT隊列中,治療后樣本的SPP1表達,也是免疫化療反應的重要預測因子??傊琒PP1巨噬細胞和高度表達SPP1的腫瘤細胞,是治療后ESCC對免疫治療耐藥的標志物。SPP1除了是免疫治療反應的關鍵預測因子外,還與TME內的細胞毒性CD8 T細胞相互作用,終限制抗腫瘤免疫。
SPP1作為免疫治療耐藥性的重要標志物。
總結
主要發(fā)現:
1. CD8 T細胞(Tex)的終末耗竭和CD4調節(jié)性T細胞(Tregs)引起的高耐受性,是ESCC對免疫治療耐藥的主要因素;
2. 無反應者治療后CD8 Tex-CXCL13浸潤水平顯著升高,且這些細胞對PD-1/PD-L1抑制劑的反應性有限;
3. 無反應者中CD4 Treg-TNFRSF4顯著增加,與免疫抑制性特征相關,表明消除Treg障礙可能提高nICT療效。
CXCL13的角色:
1. CD8 Tex-CXCL13在反應者中的預處理樣本中深入滲透,可能作為nICT治療效果的預測因子;
2. CXCL13的基線富集可能通過促進腫瘤相關三級淋巴結構(TLS)的形成和成熟,使腫瘤對免疫治療敏感;
3. rmCXCL13能顯著增強抗PD-1治療在ESCC小鼠模型中的療效。
CAFs和巨噬細胞的作用:
1. 治療無反應者中升高的腫瘤相關成纖維細胞(tCAF-MMP11)與免疫治療耐藥性密切相關,并與CD4 Treg-TNFRSF4細胞比例正相關;
2. LRRC15 CAFs可能通過招募和激活免疫抑制性CD4 Tregs,來限制免疫治療效果;
3. SPP1巨噬細胞和高度表達SPP1的腫瘤細胞是ESCC中免疫治療耐藥的關鍵標志物,可能通過靶向CD44抑制CD8 T細胞活化。
聲明: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,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,或侵犯您的版權,請聯系我們,我們將在及時修改或刪除內容,聯系郵箱:marketing@360worldcare.com